00 | 世界是如何地魔幻
那栋一直被我们戏称「白宫」的学校行政楼在今年被重新粉刷,涂成了灰色,事后还反工了一次;而就在「灰宫」对面的另一栋教学楼,一面墙上的瓷砖掉了至少有六年之久,却从来没被重新补上。
世界杯盛大开幕,逐流的球迷嘲笑跟风的母狗享受那不属于她们的快乐。即使这些嗷嗷叫的牲畜受过专业的训练,又或是对这场少数人的盛事漠不关心,空无一物的裆下也让她们在伟大的生殖器下显得弱不禁风,不断地受到唾沫的轰炸,让人不禁回忆起六月那场发生在烧烤店的动乱。
高铁这样圣洁的公共场所里是否能够售卖「不能被摆上台面的肮脏的女性生理期用品」十分意外却又不出意外地成为了今年互联网上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少光荣的反对者试图教导女性如何把伴随了她们一辈子的「从他们喜欢的洞里流出来的血淋淋的细胞组织」憋回去。
历经三载,我们终于实现了从「他妈的为什么不放我出去,你们是没有脑子吗」到「他妈的为什么要解封,你们是没有脑子吗」的转变,同时伴随着从「上你妈的网课,是不是有病」到「复你妈的课,是不是有病」的突破。
今年,首相的胸膛在枪弹中绽开,无名的生命在国与国的冲突中死去,圣诞节少了一个向世界问好的和蔼老妇人,有人的逝世为国人的视界抹上了一层短暂的灰白,偏执者为了一团团未成形的细胞团剥夺女性对身体的掌控,写满了文字的白纸在空中飘舞,年初两场在首都举行的体育盛事在混沌的泡影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我们见证了一个个时代的落幕。饱受诟病的 IE 浏览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雪碧舍弃了经典的绿色包装,以环保之名把自己刷成了透明的白色;伴随了多少人 25 年的宝可梦动漫主角小智将很快从荧幕上消失;推特被马斯克收购,许多人舍弃蓝鸟,投降了毛象的怀抱。
力求洁白无暇的莲花式叙事如微风般轻柔地涂抹着镜子里的斑点,伸出手慈爱地堵住了注视者聒噪的小嘴。
不知道是世界那刺痛人心的真实让我发觉它如此令人失望,还是我这可悲的多愁善感的小脑袋总是记不住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总而言之,在 2023 年,世界大概不会更坏了...... 吧?
01 | 一些改变和新的事物
这一年在开源圈子的活动变少了,从我 GitHub 的贡献图就能看出来。
以前都是一片绿色,至少是淡绿,但今年只有 8 月到 10 月比较活跃了。这恰好是我又开始倒腾博客的时期,那个时候二次开发了 Ringo 主题,于是有了现在用的 Matcha,之后就是断断续续的更新,很高心还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喜爱。不过除了同一时期又做了一两个小插件之外,我在 GitHub 上几乎没有什么活动了。
哦对了,我在年末还做了一个小小的 PWA1——怪奇灵感生成器。它的功能是随机拼凑出一个奇怪的词,譬如「水晶寄生酒店」「球状情色」「猩红绝望」「彼岸崩溃」,用来激发奇奇怪怪但很有意思的灵感。尽管我并没有宣传这个应用,只是想自己做来玩玩,但这个小应用确实收到了一些朋友的喜爱。尤其是在我发布了一篇后室文章——上帝搅拌器之后2,还在 Backrooms 的群聊里小火了一波。
对我而言,今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我终于开始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也就是编故事。
今年我在博客一共发布了两篇小说,他们都是「怪谈」主题,并且,比起塑造人物,他们更偏向于传达一个特定的想法。
那个从角落里走过的人
[block]本文灵感来源于 [Entity C-22 “行路人”](http://backrooms-wiki-cn.wikidot.com/entity-c-22),原作者:anti-zey。[/...
除了博客上的创作,在今年十月份,我加入了 Backrooms 中文维基并成为了一名原创作者,并建立了自己的作者页。目前我总共创作了 13 篇原创文章,翻译了 4 篇中译英文章,并结交了许多朋友。3
说起来,从博客的归档页面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只在 2 月发过一篇文,直到 8 月才开始较为规律的更新。这很大部分原因是我繁忙的学业,不过在下半年我突然醒悟,开始真正地把博客当作自己发表想法的自由地,成为了我在喧嚣世界里的一片净土。
除了博客这个记录载体,我在今年十月底也捡回了一两年前的一个习惯——「记手帐」。不过,说是习惯,倒不如说是一件不断强迫自己坚持的事情。用来记录一些琐碎的、隐私的、不上台面的想法和日常,到后来好像变成拼贴簿了,不过确实挺好看的,而且拼贴真的很解压。
今年 Steam 给我的年度报告显示,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玩《饥荒联机版》,游戏时间突破了 650 小时。确实,这款游戏陪伴了我很久,我还记得初中在网上下载盗版和表哥联机的日子,但现在嘛... 我几乎找不到人陪我玩了。上半年我还花了不少时间玩 Minecraft,在五月的时候和酚酞租了两个月的服务器玩,不过后来他去日本了,也就玩不了了。此外,我还在过气 MC 建筑区 up 主 MaxKim 的服务器里玩了很久,从二周目玩到三周目,二周目我的建筑还上过他的视频,不过三周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就退坑了,后来其他人也纷纷退出,我创立的社区4成了空城,这算是一个遗憾。不过嘛,在 MaxKim 服务器的日子还认识一位叫 OnceKing 的朋友,得知他也玩饥荒之后我们还联机玩过一段时间,但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 11 月,我终于把自己两年前组织的一个性少数社区建立起来了,名叫 Clovet,意为柜子(Closet)里的爱(Love)。并且在推特上宣传了一番5,在刚建立的一个月偶尔有人发帖之外,这个社区基本是一片死寂。一方面是我没精力宣传,另一方面是我也逐渐意识到这种为了帮助迷茫的性少数者和对性少数不了解的人建立正确观念的社区,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实并不如意,因为这样的受众可能并不会光顾这样的网站。
这大概就是我对 2022 的自己的回忆了。说来奇怪,我能想起的大部分事情都发生在下半年,也不知道是上半年的我过得有些无聊,还是过去太久的事情本身就有很多被忘记了。
02 | 新的朋友和特别的人
在「原始的性欲操纵着人类」这篇文章下面收到了一条十分认真的回复,于是认识了 ONO 和他超酷的博客——莫比乌斯。尽管我和他有人生阅历的鸿沟,但我很难得地找到了一位观点和我很合而且一样喜欢写小说的朋友。
在 11 月份惊喜地收到了一位叫 Encore 的自由记者发来的采访邀请,采访期间和她聊了很多,得知她也是 INFP 之后我们发现了很多对方身上和自己很像的地方。她常年为爱发电,维护自己微信公众号的坚持和勇气令我印象深刻,希望她在新的一年也能遇到更多的精彩。
在 Backrooms 中文维基我遇到了很多人,有给予我作品认可和建议的 Be the Worthy 大佬6,有给予我 Wikidot 代码方面帮助还带我玩文游的 Liurd 大佬,有和我一起创作原创团体 E.B.A. 的智睿菌,还有在后室中文这个大家庭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
还有陪我一起玩游戏消磨时间的 OnceKing,感谢他即使我有些时候很菜也没嫌弃过我。
今年还经历了一场意义不大的暗恋(那篇「水果刀和向日葵」就是为他而写),彻底放弃他之后也算是看清了现实,领悟了一个道理——一些人其实并不值得你喜欢,只是你的大脑给他叠了太多层滤镜罢了。不过,就算不做恋爱脑也找不到对象。
希望 2023 年能遇到新的人,引发更多的故事。
03 | 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 INFP7,我总是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而今年我在 Bilibili 某视频下面的评论被一群人嘲讽(甚至有一个 🤣👉 这样的无意义但满是态度的回复),甚至持续了好几天,我却内心毫无波澜,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因为我知道那些人有多么失败 =)
有位男性朋友把自己意外闯入女厕所的事情分享在群里,随后他因收到了群聊以外的人的“问候”而对群里的人破口大骂8,录了近一分钟的语音,用尽了所有他能想到的恶毒语言来宣泄他的愤怒。
而我,正好在和别人吃饭的时候透露了这件事情,心有余悸,所以在群里跟他说了抱歉。
但他的撒泼还没有结束,继续在群里输出他无力的话语,还和另一位看不下去的朋友吵了起来。这位看不下去的朋友提到自己的家人差点意外离世,然后他回复的一句「可惜了」又激怒了对方,见自己的愤怒压不过对方的火气,连忙解释说自己“情绪激动了”,让对方别在意;结果对方不买账,他又自相矛盾地说“自己本来就没那个意思,是在说另一件事情‘可惜’了”。
我看到这场闹剧,又开始了精神内耗,但很快我就意识到:错不在我。
首先是我已经道过歉了。其次,这位撒泼的朋友在开骂之前说了一句“看来这个群的人还没遭日决过9”,这让我明白了,他企图用自己的愤怒来解决问题,而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人无能的表现;愤怒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只能利用部分人的恐惧压制问题,而有些人之所以喜欢用愤怒“解决”问题,是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并且这还能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也就是大部分男性拥有才能安心于世的绝对主导权。最后,他认为自己“情绪激动”就不用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就像好多人都可笑地认同的“喝了酒说的话不算数”——不,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担负全部责任。
在理性地思考后,我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即使做错了的我也在第一时间尝试了解决问题10,剩下的争吵和烦恼是他们的,与我无关。
我已经不是那个总是在自己身上挑错的可怜人了,我很庆幸。
04 | 留给明年的自己
我了解自己,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一定会翻到这个页面,看看今年的自己是怎么写年度总结的,因为我没有办法不找参考写一篇需要调理和格式的文章。11所以,我决定仿效莫比乌斯的年终总结,为明年的自己留下几个问题。
- 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你能说说自己身上可爱的优点吗?
- 你还认为人类应该摆脱所有的条条框框展现真实的自己吗?就好比你曾经觉得「阳物中心主义」应该遵从原文翻译成「鸡巴崇拜主义」,因为你认为人类营造这种所谓的“正式感”只是为了遮掩,名称越是神圣,其掩盖的行径就越是污秽12。
- 你如何看待他人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 你认为什么样的创作才能被称作好的创作?非得要有内涵吗?
那么,在这里送上迟到的新年祝福:2023 会更好!
全新的一年。
wu先生 01-15
2022 年如逆旅,希望来年能有好景气。
PS:新主题真不戳,是我最近看到的最喜欢分风格~
蝉時雨 01-07
谢谢认可,希望大家的 2023 都会更好
Eltrac 01-07 回复 @蝉時雨
2022属实是魔幻过头了。。。(趴)
希望2023能变得。。。稍微好一点吧
中务 桐乃 01-05
嗯... 大概不会坏到哪里去了
Eltrac 01-07 回复 @中务 桐乃
新年快乐!被人记住的感觉还挺好的哈哈哈,今年也要加油哦!
Encore 01-04
嗯嗯,都要加油
Eltrac 01-07 回复 @Encore
当然,写博客是不应该有压力的。我写过一篇名为“‘博客教’风云略谈”的文章,里面虚构了许多的“宗派”,每个“宗派”都对好的创作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质料宗”对于“好的创作”的定义应该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
一篇文章要达到能被“质料宗”认可的水平,需要以下四个要素: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稳定性高;内容原创度高、同质化度低;内容有效信息多、无效信息少;内容理解难度低、可传播性高。
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稍后可能会将整理展开后的内容发布到我的博客,如有兴趣,欢迎前来指教。
欧阳桂花 01-03
我倒是没怎么把写博客这件事当作创作,我更在意的创作是写小说和我在这篇文里提到的 Backrooms(和写小说也差不多)这种偏「创造」的工作,而不是 blog 所强调的「记录」(log)。博客上的内容更多是在记录和分享想法,私以为这样的作品更强调「作」而不是「创」。
Eltrac 01-07 回复 @欧阳桂花
如果自视为普通人的你很轻松地写出了一篇文章,或者自诩某领域专业人士的你很轻松地写出了专业之外的文章,那么它大概不会是很好的创作,因为好的创作不太可能仅依赖灵感。甚至有可能你的这篇创作是“抄袭而不自知”,即你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些内容,却又没办法清晰地回想,而这些残存的内容片段被你误以为是自己的“灵感”而记录下来。
欧阳桂花 01-03
这种「抄袭而不自知」的问题我也有思考过,但一番纠结下来,我不认为这种行为能被定义为「抄袭」。
Eltrac 01-07 回复 @欧阳桂花
最后一个问题我也想过,我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我想说下我的想法。这个想法如果用最简单粗暴的一句话说就是:发牢骚很容易,创作很难。
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堆“不吐不快”的话想要表达,普通人把这些话写出来大概率不会成为“好的创作”。普通人的创作不会是轻轻松松地把脑子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用键盘敲在屏幕上那么简单,而是要先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确定创作的方向,再根据这些方向去寻找素材,最后反复打磨,才有可能创作出一篇还算不错的文章。
与普通人相对的则是专业人士,而专业人士的本质也只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普通人。对他们来说,创作其专业领域的内容就是把内心早就存在过许久的东西用键盘敲出来,而对于其专业领域之外的,他们和普通人并无区别。
欧阳桂花 01-03
嗯嗯,一个作品的想法最初都是很模糊的,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能打磨成优秀的作品。
Eltrac 01-07 回复 @欧阳桂花
这两天跟死亡体验馆的创始人Ting在闲聊跨年,我们在一起拆解了很多关于「我是谁」的更深层的课题。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走一个弯路,去寻找和证明我是否真的有「写作天赋」这件事,直到被Ting点醒,我只是需要有一个人来直接结论我有还是没有,因为停下不停向人证明的行为,才能将写作回归到最初的意义:故事。我用了太多时间去堆砌故事之外的血肉,试图证明自己拥有多么强大的想象力和文字驾驭能力,而忘记了那个最至关重要的「主心骨」。而这些「主心骨」的更深一层的,是一个人关于「我是谁」的追寻,我要写什么/写给谁看/以及我到底是谁。这个我问题还找不到答案,留给2024年的新年之前吧~新年快乐!
ONO 01-02
写作本身是一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追寻,这我十分认同。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一年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吧。
Eltrac 01-02 回复 @ONO
IE浏览器退出舞台这个事情不知已经被宣布过多少次了
沉舟侧畔 01-02
这次是微软正式宣布停止 IE 浏览器的服务
Eltrac 01-02 回复 @沉舟侧畔